百邁客生物 https://www.shwqkj.com BioMarker Mon, 03 May 2032 15:33:4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7.22 https://www.shwqkj.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cropped-512-512-32x32.png 百邁客生物 https://www.shwqkj.com 32 32 項目文章 | J Hazar Mater (IF=13.6)中科院水生所揭示非生物脅迫對沉水植物微生物群落演替生態新機製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3028 Tue, 28 May 2024 10:01:23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3028

中文標題: 揭示鋁對苦草葉附著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演替的生態機製 :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新見解

英文標題: Unraveling the ecological mechanisms of Aluminum on microbial community succession in epiphytic biofilms on Vallisneria natans leaves: Novel insights from microbial interactions

期刊名稱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影響因子 :13.6

合作單位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對象 :苦草葉片附著生物膜

測序技術 :二代微生物多樣性(16s/18s)

百邁客生物在該研究中提供了二代微生物多樣性(16s/18s)技術服務 。

研究背景

苦草是一種廣泛分布在我國淡水水體中的多年生沉水植物 ,它經常被用作水生態恢複的先鋒物種 。在此背景下 ,重點研究了不同濃度鋁(Al)暴露下 ,苦草葉片附著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微生物食物網的響應 。該研究假設如下 :(1) 暴露於Al會引起苦草葉片附著生物膜形態特征的改變 ,同時影響這些生物膜內細菌和微型真核生物的組成和多樣性 ;(2) Al暴露會導致附著生物膜內微生物共現網絡的複雜性和穩定性發生變化 ,從而重塑生物膜內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3)為響應Al暴露 ,苦草可能表現出生理適應性 。

該研究旨在解析Al對沉水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毒性作用 ,強調在水生生態係統中控製適當的Al濃度對保護微生物多樣性 、維持生態功能和加強湖泊修複重要作用 。

材料方法

基於16s rRNA基因及18s rRNA基因測序分析不同濃度Al暴露後苦草葉附著生物膜的細菌和微型真核生物組成 。

研究結果

1.苦草葉片附著生物膜的結構特征

隨著Al濃度的升高 ,葉片上的生物膜聚集情況逐漸增加 。利用多重熒光染色和CLSM ,尊龍凱時觀察了Al處理下生物膜組分的不同性質 ,注意到核酸濃度在1.2 mg/L組達到峰值(圖1c) 。藻類密度和附著生物膜厚度隨Al濃度的增加而增加,1.2 mg/L組最大厚度為101.94µm ,CK組為34.50µm(圖1e) 。結果表明 ,鋁處理促進了苦草附著生物膜的生長 。所觀察到的現象可能歸因於Al離子分散到水生環境中 ,隨後與水體中的氮和磷形成聚集體 。這些聚集體通過沉降作用積聚在沉水植物葉片表麵 ,增加附著生物膜內的氮和磷含量 ,促進附著微生物的生長 。

圖1-附著微生物在苦草葉片上的空間分布的CLSM 3D圖像(a-d)和生物膜的厚度(e) 。生物膜被染色具有藍色(核酸) 、綠色(胞外多糖)和紅色(葉綠體)

2.附著生物膜中細菌多樣性和豐度的變化

利用Shannon指數和Chao1指數對附著生物膜的細菌群落複雜性進行了評價 :

第7天 ,Shannon多樣性指數為5.62~6.21 ,各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而1.2 mg/L濃度組的Chao1指數(770.86±23.46)顯著高於對照組 ,表明物種豐富度增加(圖2a) ;

第14天 ,CK和0.6 mg/L組的Shannon多樣性均高於1.2和2.0 mg/L組(圖2a) ,處理間Chao1指數無顯著變化(圖2b, P>0.05) ;

在第21天 ,2.0 mg/L組的Shannon和Chao1指數顯著降低 ,表明Al脅迫導致多樣性和豐富度降低(圖2a 、2b ;P<0.05) 。

這種影響可歸因於高Al水平對細菌細胞的有害影響 ,包括細胞裂解 ,DNA降解 ,代謝酶活性的破壞 ,損傷細胞膜通透性 ,以及通過消除敏感物種而導致的細菌群落多樣性的減少 。采用PCoA觀察不同濃度鋁對附著生物膜細菌群落的影響 ,結果表明 ,在每個采樣時間點(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PCoA分別占細菌群落方差的52.6% 、71.94%和75.85%(圖2d、2e 、2f) 。0.6 mg/L處理與CK處理第7天細菌群落結構比較相似 。暴露21天後 ,四個處理組間差異明顯 ,說明Al暴露顯著改變了細菌群落組成(P<0.05 ;圖2d) 。

圖2-暴露7天 、14天和21天的樣品中附著生物膜中細菌群落的Shannon指數(a)和Chao 1指數(b) ,不同的字母表示四種處理之間的顯著差異(P < 0.05) 。數據表示平均值± S.E(n=3) 。(c),(d)和(e)是分別暴露7天 、14天和21天細菌群落的β多樣性 ,由PCoA基於Bray-Curtis差異顯示 。

門水平的細菌群落組成結果顯示了微生物群落對Al暴露的動態響應(圖3a) 。變形菌門(28.64% ~ 68.58%) 、藍細菌門(14.15% ~ 43.74%) 、厚壁菌門(0.48% ~ 33.24%)和擬杆菌門(2.10% ~ 15.60%)是所有附著生物膜樣品中的優勢菌群 ,廣泛存在於苦草葉片的附著生物膜 。同時 ,變形菌門和擬杆菌門在各處理組中均占優勢地位 。然而,在濃度分別為1.2 mg/L和2.0 mg/L的Al處理21天後 ,兩個門的相對豐度均顯著低於CK組 ,說明這些細菌的增殖受到了Al暴露的影響 。

總的來說 ,Al暴露確實改變了細菌群落的多樣性和組成 ,從而影響了苦草上附著生物膜降解汙染物的生態功能 。屬水平上優勢屬依次為uncultured_bacterium_f_burkholderaceae(5.21 ~ 18.32%) 、Exiguobacterium (0.06 ~ 32.48%) 、Limnobacter(1.83 ~ 28.81%) 、Limnothrix(0.25 ~ 24.56%) 、Zavarzinia(0.49 ~ 14.53%) 、Schizothrix_LEGE_07164 (0.86 ~ 8.69%) 、Pseudanabaena_PCC-7429(0.23 ~ 6.65%) 。在實驗的第14天和第21天 ,各處理組的Exiguobacterium細菌豐度均顯著增加 。相反 ,burkholderaceae, LimnobacterZavarzinia表現出相反的趨勢 ,它們的豐度隨著處理時間的推移而減少(圖3b) 。

圖3-每個生物膜樣品中相對豐度最高的十個細菌門(a)和屬(b) 。D7 、D14和D21表示第7天 、第14天和第21天 。圓圈(b)與所有樣本中每個屬的相對豐度成比例 。

3.附著生物膜中微型真核生物多樣性和相對豐度的變化

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在水生生態係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在附著生物膜中 ,它們占據著專門的生態位 。盡管它們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 ,但尊龍凱時對沉水植物附著生物膜中的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多樣性和組成的了解仍然有限 ,特別是在Al暴露下 。本研究以18s rRNA基因測序為基礎 ,利用Chao1指數和Shannon指數對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多樣性進行了評價 。實驗第7天 ,Shannon指數和Chao1指數分別為5.41 ~ 5.79和321.04 ~ 346.47 ,各組間差異不顯著(圖4a 、4b) 。第14天 ,CK組Shannon指數(4.76±0.24)顯著低於其他處理組(圖4a 、4b, P < 0.05) 。隨著時間的推移(第21天) ,0.6 、1.2和2.0 mg/L處理的Shannon指數分別為4.84±0.24 、4.59±0.30和4.57±0.21 ,顯著高於CK組(3.96±0.12)(圖4a、4b, P < 0.05) 。此外 ,利用PCoA分析 ,尊龍凱時確定了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結構的顯著時間演替模式 ,在實驗期間 ,處理組和CK組之間的β多樣性存在顯著差異 。

圖4-暴露7天 、14天和21天的樣品中附著生物膜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數(a)和Chao 1指數(b) ,不同的字母表示四種處理之間的顯著差異(P < 0.05) 。數據表示平均值± S.E(n=3) 。(c) ,(d)和(e)是分別暴露7天 、14天和21天細菌群落的β多樣性 ,由PCoA基於Bray-Curtis差異顯示 。

根據注釋結果 ,在所有樣本中鑒定出10個優勢的微型真核生物門 ,分別是Chlorophyta(8.71–34.25%) ,Intramacronucleata (10.69–30.43%) ,Diatomea (2.11–30.24%), Platyhelminthes (0.02–22.00%) ,Annelida (0.04–20.60%), Cryptomycota (0.21–11.99%) , Streptophyta (1.84–8.37%) ,Rotifera (0.52–7.23%) ,Cercozoa (0.91–6.45%) ,Chytridiomycota (0.07–6.42%) (圖5a) 。值得注意的是 ,在處理組中Rotifers的豐度顯著增加(圖5a)。在實驗後期 ,尤其是處理組 ,PlatyhelminthesAnnelida的相對豐度有所增加(圖5a) 。

如圖5b所示 ,微型真核生物屬相對豐度前10位依次為Cocconeis (1.18-28.89%) 、VorticellaDaphnia_pulex (3.93-22.79%) 、Oedogonium (3.46-20.48%) 、Gieysztoria(0.01-19.52%) 、Coleochaete(1.80-8.31%) 、Stenostomum(0-5.93%) 、Spathidiopsis(0.01-10.55%) 、Ptygura(0.17-2.68%) 、Choanocystis(0.06-4.83%) 、Vorticella(0.21-3.05%) 。Al離子幹擾矽藻體中二氧化矽的溶解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機製 。這種幹擾影響了矽藻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這可能解釋了0.6 mg/L和1.2 mg/L Al處理組矽藻(Cocconeis)豐度低於CK組的原因 。

圖5-每個生物膜樣品中相對豐度最高的十個微型真核生物門(a)和屬(b) 。D7 、D14和D21表示第7天 、第14天和第21天 。圓圈(b)與所有樣本中每個屬的相對豐度成比例 。

4.細菌和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組裝和共生模式

一般來說 ,微生物群落的聚集受到確定性和隨機過程的影響 。對於細菌群落的聚集 ,異質性選擇的生態過程是主要的確定性過程 ,而均勻化擴散則貢獻了大部分的隨機過程(圖6a, 6c) 。值得注意的是 ,確定性過程對細菌群落的影響從CK組的44.4%增加到2.0 mg/L Al處理組的55.5% ,這表明Al暴露加劇了選擇壓力 ,從而降低了隨機性在群落聚集中的作用 。猜測可能與營養無關的幹擾增強了生態位選擇,減少了優先效應 ,導致隨機過程的影響降低 。隨著Al濃度的增加 ,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組裝的確定性過程從CK組的8.3%增加到2.0 mg/L組的13.8% 。表明在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組裝過程中 ,隨機過程比確定性過程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圖6b 、6d)。在隨機過程中,homogenizing dispersal過程(44.4% 、47.2% 、52.7%和38.8%)是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組裝過程中最關鍵的過程 ,其次是undominated過程(圖6b 、6d) 。NCM進一步量化了中性理論的貢獻 ,確定了在預測的隨機分布範圍內 。這些分析強調 ,確定性和隨機過程都協調了附著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的組裝 。對Al脅迫的反應 ,細菌群落表現得比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更明顯的反應 。這種不同的敏感性可能源於微型真核生物更大的細胞複雜性和功能多樣性,從而增強了生態位適應能力 ,減輕了選擇壓力下環境過濾的影響 。

Al處理組(1.2 mg/L和2.0 mg/L)細菌共現網絡的平均程度 、邊數和網絡密度高於CK組 。表明Al處理增強了細菌網絡的複雜性 。在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共現網絡中觀察到相反的模式 。其中 ,平均程度 、邊數和網絡密度CK均高於處理組 。表明Al處理降低了微型真核生物網絡的複雜性 ,微生物物種之間的相互關係相對稀疏 。

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複雜性的增加有助於提高它們之間物質交換的效率 ,並增強對外部壓力的抵抗力 。在Al處理組中觀察到的微型真核生物網絡複雜性的降低 ,表明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穩定性降低 ,其對外部壓力源的恢複能力降低 。暴露於Al後 ,細菌網絡中正邊的比例降低 ,而微型真核生物網絡中正邊的比例增加,與細菌群落相比 ,Al處理組的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合作水平更高 。

圖6-不同處理組中細菌(a)和微型真核生物(b)的βNTI分布 。細菌(c)和微型真核生物(d)群落組裝的周轉百分比主要由不同的隨機過程(dispersal limitation and homogenizing dispersal)和確定性過程(homogeneous selection)決定 ,以及處理中不受任何單一過程(Undominated)控製的百分比 。

5.關鍵類群的生態網絡分析及其相互作用模式的差異

探索複雜多樣的微生物群落中的相互作用模式可以為研究Al脅迫如何影響微生物群落動態提供新的見解 。CK 、0.6 mg/L 、1.2 mg/L和2.0 mg/L處理組的邊分別為204 、284 、256和319(表1) ,表明處理組細菌與微型真核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更為複雜 ,可能提高附著生物膜係統的複雜性 。總體而言 ,共發生網絡複雜性隨著Al濃度的升高而上升 ,可能是Al脅迫下微生物群落的生存機製 。

表1-不同處理組的微生物群落網絡的基本性質

隨著Al濃度的增加 ,微生物群落間正相關比例從49.51% (0 mg/L)上升到57.05% (2.0 mg/L) ,負相關比例從50.49% (0 mg/L)下降到42.95% (2.0 mg/L)(表1) 。正相關可能代表了相互共生和捕食 ,負相關反映了資源競爭 。由此可以推斷 ,在Al暴露壓力下 ,微生物群落的成員表現出更多的合作或捕食 。根據攝食模式 ,附著生物膜食物網被分為三個營養水平 :初級生產者(藻類和藍藻) 、消費者(後生動物和原生動物)和分解者(細菌和真菌) 。Keystone類群在微生物共生網絡中起著重要作用 ,其變化可導致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CK組的重點分類群包括Methylomultilis 、Nevskia 、Caulobacter 、Methylophilus 、Cocconeis 、Chlorochytrium 、Oedogonium等(圖7a) 。同樣 ,在0.6 mg/L處理組 ,主要分類群包括Zavarzinia, Nevskia, Methylophilus, Caulobacter等(圖7b ,圖S8b) 。值得注意的是 ,Chlorophyta成員ChlorochytriumOedogoniumPseudomonadotaBacteroidota表現出共生關係 ,通過光合作用衍生的細胞外基質和養分釋放促進細菌定殖。這種藻類和固氮細菌之間的協同作用在維持生物膜群落 、促進恢複力和汙染物修複效率方麵起著關鍵作用 ,強調了生物膜生態係統中微生物群落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依賴關係 。在1.2 mg/L Al處理組中 ,觀察到Keystone類群由細菌轉變為藻類 ,伴隨著分解者和消費者的減少 ,表明微生物群落的養分去除能力可能會減弱 ,因為細菌在養分循環和有機物降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其中Cyanobacteriota的Cyanothece_PCC_7425Pseudanabaena_PCC-7429與其他分類群表現出不利的相互作用 ,這暗示微囊藻毒素的產生可能抑製競爭微生物的生長。研究結果表明 ,在1.2 mg/L的Al濃度下 ,捕食者豐度減少 ,促進藻類增殖 ,從而通過破壞捕食動態改變微生物群落組成 ,強調了自上而下控製附著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在2.0 mg/L Al處理組中 ,觀察到光合生產者的豐度顯著下降 ,可能是由於Al毒性損害了生物膜內真核藻類的生長(圖7d ,圖S8d) 。與對照組相比 ,該處理顯示出獨特的關鍵類群 ,如Exiguobacterium(Bacillota) 、IMCC26134 (Verrucobacterium)Ptygura (Rotifers) ,強調了微生物共生網絡中有機物分解和捕食的優勢 。有研究證明 ,Exiguobacterium可以在極端環境中生長 ,並對Cyanobacteriota的物種表現出強大的抑製作用 ,這可以解釋為什麽其在2.0 mg/L Al處理組處於優勢 。

圖7-不同處理組附著生物膜中細菌和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相關網絡圖 ,(a)CK ,(b)0.6 mg/L ,(c)1.2 mg/L ,(d)2.0 mg/L 。(圓圈代表物種 ,同一顏色屬於同一門 ,圓圈的大小代表豐度 ;線代表兩個物種之間的相關性 ,線的顏色 :粉紅色代表正相關性 ,綠色代表負相關性) 。

研究總結

本研究為闡明Al對苦草葉片附著生物膜內細菌和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影響提供了實驗證據 。結果表明 ,Al處理促進了絲狀藻的生長 ,導致附著生物膜厚度增加 。高濃度的Al (2.0 mg/L)顯著降低細菌多樣性 ,但增強微型真核生物多樣性 。與微型真核生物相比 ,Al處理對細菌群落的組裝過程影響更為深遠 。Al的影響擴展到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動態 ,表現為共生網絡中關鍵類群組成的變化 ,並促進微生物之間的合作增加 。這種變化可能潛在地破壞附著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完整性 。

此外 ,該研究強調了苦草的適應性策略 ,特別是其抗氧化反應 ,作為抗Al誘導的氧化應激的防禦機製 。這些發現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水生環境中不斷上升的Al水平所帶來的生態風險 。此外 ,他們還為在日益增長的環境壓力下有效的湖泊修複工作提供了指導 ,強調了管理Al濃度以保護微生物多樣性和維持生態係統服務的迫切需要 。

 

]]>
項目文章 | 中科院醫學1區TOP期刊發布轉錄組學助推腫瘤治療研究方案新進展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3016 Tue, 28 May 2024 03:05:56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3016 腫瘤研究一直是臨床領域中經久不衰的課題 ,而惡性腫瘤本身具有的生長迅速 、侵襲性生長 、易轉移 、高度異質性等特點 ,為各類惡性腫瘤的精準治療增加了極大難度 ;另外大多數腫瘤為多基因性疾病,其基因組穩定性被破壞造成了基因組的易損性 ,這些腫瘤易損性具有多樣性 、動態化 、連續性特征[1] ,因此基因層麵的研究對腫瘤的病理學探究以及靶向治療都具有重大意義 。轉錄組作為組學研究中的“萬金油” ,可結合多種組學及分子實驗 ,打造各類解決方案 ,完美適配各個方向的研究 ,為各類生理病理機製研究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通道 ,目前在包括腫瘤微環境中各類細胞對腫瘤的發生發展機製 ,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等免疫療法的治療效果 ,“冷腫瘤”向“熱腫瘤”的轉化等方麵 ,都有轉錄組學的作用 。

本期為各位老師帶來一篇百邁客生物近期在轉錄組學輔助腫瘤治療方案研究方麵的成功案例 :第四軍醫大學楊安鋼教授團隊在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期刊上發表的題為 SMAD7 expression in CAR-T cells improves persistence and safety for solid tumors 的文章 ,期待能為各位老師帶來新的研究思路 。

 

中文標題 :CAR-T細胞中SMAD7的表達提高了實體瘤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英文標題 :SMAD7 expression in CAR-T cells improves persistence and safety for solid tumors[2]

期刊名稱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影響因子 :24.1

合作單位 :第四軍醫大學

百邁客生物在該研究中提供了轉錄組測序及部分數據分析服務 。

研究背景

過繼性T細胞免疫治療迄今為止在治療血液病惡性腫瘤方麵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然而 ,其中CAR-T細胞治療在實體瘤患者中產生的臨床反應卻有限 。TGF-β1是最常參與腫瘤發生的轉化生長因子(TGF-β) ,據報道 ,TGF-β信號通路的過度活躍可促進轉移 ,抑製T細胞的增殖和激活 ,並抑製浸潤淋巴細胞的殺瘤能力 ,而SMAD7可以通過與TβRI形成穩定的複合物來減弱TGF-β信號通路 ,從而抑製R-SMADs(受體調節的SMADs)的磷酸化 。重塑免疫微環境並增強免疫治療的抗腫瘤作用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編輯TGF-β受體 ,使T細胞無法對TGF-β產生反應 。作者假設 ,將SMAD7引入CAR-T細胞可能同時通過分別重塑免疫抑製TME(腫瘤微環境)和減少炎症細胞因子的產生來提高癌症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 ,本文研究團隊設計了靶向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CARs ,評估了SMAD7對CAR-T細胞治療的抗腫瘤性能的影響 ,並通過研究TGF-β和NF-κB通路之間的潛在的串擾來探討其潛在的機製 。

材料方法

材料 :傳統靶向間皮素靶點的一組CAR-T細胞(H28z 、1928z、M28z) ,以及利用T2A元件構建各自對應的共表達SMAD7的細胞株係(S7H28z ,S71928z ,S7M28z) ;

方法:轉錄組+qPCR+免疫組化+ELISA+WB(蛋白印跡分析)等

研究結果

利用T2A元件 ,作者設計了針對CD8α柄 、共刺激結構域(CD28)和CD3ζ細胞內結構域 ,共翻譯表達SMAD7片段的CAR-T細胞(S7H28z ,S71928z ,S7M28z) ,長期培養後發現 ,SMAD7顯著改善了CAR-T細胞與表達HER2的HeLa細胞共培養時的細胞毒性 ,同時當與HER2+HeLa細胞共培養時 ,表達SMAD7的CAR-T細胞與不含SMAD7 CAR-T細胞相比增殖更快 。為了更好地理解SMAD7如何影響CAR-T細胞的基因表達譜 ,尊龍凱時將其與HER2+Fluc+ HeLa細胞共培養後進行了轉錄組測序 ,與傳統的CAR-T細胞相比 ,共表達SMAD7的細胞係中標誌T細胞衰竭的PDCD1 、LAG3和TIGIT顯著下調 ,同時標誌T細胞持續激活並分化為記憶表型的CD27、Jun和KLF9上調 ,富集分析結果表明傳統CAR-T細胞與共表達SMAD7的細胞之間的差異基因主要富集在T細胞分化 、近端T細胞受體信號通路和細胞因子產生等通路 ,這些結果表明 ,共表達SMAD7的CAR-T細胞的特點是在抗原暴露後可減輕衰竭和減少細胞因子的產生 。

關於CAR-T細胞中TGF-β信號通路的調控作用 ,作者結合流式細胞檢測結果發現 ,與傳統的CART細胞在暴露於增加濃度的rhTGF-β1時TβRI顯著上調不同 ,共同表達SMAD7的細胞在rhTGF-β1處理後TβRI(TGF-β受體)水平是下降的 ,RNA-seq和qPCR檢測表明 ,在HER2+腫瘤細胞刺激後 ,與對照組CAR-T細胞相比 ,共表達SMAD7的CAR-T細胞中細胞因子的產生顯著減少 ,即SMAD7阻礙了CAR-T細胞中細胞因子的合成 。

此外 ,細胞溶解能力檢測結果表明 ,在7輪CAE(連續抗原暴露)和隨後與HER2+Fluc+ HeLa細胞共培養後 ,表達SMAD7的CAR-T細胞的效應亞群比例顯著升高 ,說明SMAD7參與了CAE期間CAR-T細胞的持續溶細胞活性 ,可能是通過抑製TGF-β信號 ,從而減少T細胞的衰竭和細胞溶解活性 。小鼠體內移植模型結果顯示 ,用表達SMAD7的CAR-T細胞處理的小鼠血清中的細胞因子水平遠低於用常規CAR-T細胞處理的小鼠 。因此 ,SMAD7的表達提高了CAR-T細胞治療的安全性 ,而不影響腫瘤根除的效果 ,同時SMAD7的表達使CAR-T細胞具有持續的抗腫瘤療效 。綜上所述 ,本研究證明了靶向TGF-β信號通路作為一種提高CAR-T細胞治療實體腫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方法的可行性 。

參考文獻 :

[1] 吳先國,朱永良,黃建.橋接基因型與表型的功能性精準腫瘤學[J/OL].科學通報:1-10[2024-05-24].

[2] Liang S, Zheng R, Zuo B, Li J, Wang Y, Han Y, Dong H, Zhao X, Zhang Y, Wang P, Meng R, Jia L, Yang A, Yan B. SMAD7 expression in CAR-T cells improves persistence and safety for solid tumors. Cell Mol Immunol. 2024Mar;21(3):213-226. doi: 10.1038/s41423-023-01120-y. Ep ub 2024 Jan 4

]]>
J Hazard Mater | 宏基因組+qPCR技術揭示PAC混凝法增強醫院廢水中的汙染物去除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3007 Mon, 27 May 2024 07:54:38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3007

文章標題 :Enhancing pollutants removal in hospital wastewater: Comparativeanalysis of PAC coagulation vs. bio-contact oxidation, highlighting theimpact of outdated treatment plants

期刊名稱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影響因子 :13.6

合作單位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測序技術 :宏基因組測序

百邁客生物為該研究提供了宏基因組測序服務 。

研究背景

醫院廢水富含抗生素殘留和抗生素耐藥細菌 ,被認為是抗生素耐藥基因(ARGs)傳播到環境中的主要來源 。雖然聚合氯化鋁(PAC)混凝去除汙染物的有效性已經在各種廢水場景中得到了證明 ,但它在醫院廢水(HWW)處理中去除常規汙染物和有害遺傳汙染物的具體應用還沒有研究過 。

2024年4月17日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期刊發表題為“Enhancing pollutants removal in hospital wastewate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C coagulation vs. bio-contact oxidation, highlighting the impact of outdated treatment plants”研究論文 ,該研究對三個醫院汙水處理廠(HWTP) ,包括PAC混凝-次氯酸鈉消毒工藝(PAC-HWTP) ,生物接觸氧化-沉澱-次氯酸鈉工藝(BCO-HWTP) ,以及使用過時設備的PAC混凝係統(ODE-PACHWTP)處理的汙水是否符合國家排放標準進行了評估 。結果表明 ,PAC-HWTP對抗生素抗性基因 、金屬抗性基因 、移動基因具有較高的去除效率 。

材料方法

1.水樣收集

醫院汙水處理廠進水點和出水點8個時間點 ,收集了30份水樣(2L/樣)

分為三種處理方式 :BCO-HWTP ;ODE-PAC-HWTP ;ODE-PAC-HWTP ;

2.理化指標檢測

測定化學需氧量(COD) 、總有機碳(TOC) 、pH值 、氨氮 (NH3-N)

懸浮物(SS) 、殘留鋁(Al) ;

3.宏基因組測序與qPCR驗證

水樣宏基因組測序 ;

qPCR定量 :16S rRNA 、大腸杆菌生物標誌物基因 (uida) 、臨床顯著抗生素耐藥性基因 OXA-58 和 MGE tnpA

研究結果

1.理化性質的變化

該研究共同評估了九種常見的理化指標 ,這些指標在三個汙水處理廠的出水點表現出明顯的梯度分布 。在這些指標上 ,ODE-PAC-HWTP 超過了 PAC-HWTP ,PAC-HWTP 超過了 BCO-HWTP 。BCO-HWTP出水中COD 、BOD5 、pH 、NH3-N 、AS 、Color 、VP 、SS等濃度基本符合國家排放標準 。PAC-HWTP 出水的 COD 、BOD5 、pH 、NH3-N 、AS 、顏色 、VP 和 SS 水平通常符合國家預處理標準 ,允許排放到通向市政汙水處理廠的下水道中 。相反 ,ODE-PAC-HWTP出水中COD和BOD5的濃度超過國家預處理標準 。此外 ,還對兩個經 PAC 處理的 HWTP 出水中的殘留鋁濃度進行了測試 。在 ODE-PAC-HWTP 和 PAC-HWTP 的出水中 ,檢測到的殘留 Al 濃度分別為 0.86 ± 0.09 mg/L 和 0.32 ± 0.11 mg/L 。這些值符合 2002 年環境保護法製定的鋁廢水排放標準 ,該標準規定限值為 5.0 mg/L  。

表1-三個 HWTP 廢水的物理化學參數

2.ARGS 、MRGs和MGES的變體

1)ARGs的多樣性和去除效率

研究發現 ,三個 HWTP 的進水和出水中總共存在 26 種 ARG 類型的694種 ARG 亞型。在三個汙水處理廠的出水中,ARGs 的總相對豐度普遍低於進水 。然而 ,統計分析顯示僅 PAC-HWTP 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圖2A) 。BCO-HWTP 、ODE-PAC-HWTP 和 PAC-HWTP 中 ARGs 相對豐度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別為 16.09% 、18.68% 和 45.13% 。值得注意的是 ,PAC-HWTP廢水中ARG的總相對豐度低於BCO-HWTP和ODE-PAC-HWTP 。與 BCO-HWTP 和 ODE-PACHWTP 相比 ,PAC-HWTP 中多種 ARG 類型的相對豐度在出水中低於進水中(圖2A) 。這些結果表明 ,與 BCO-HWTP 和 ODE-PAC-HWTP 相比 ,PAC-HWTP 在去除 ARG 方麵更有效 。

在三個 HWTP 的汙水中 ,觀察到 33 種 ARG 的相對豐度顯著下降(圖2B) 。春雷黴素抗性蛋白 ksgA 、OXA-309 、cpxA 、adeF 和 abeM 僅在 BCO-HWTP 中表現出顯著降低 。MexB 僅在 ODE-PAC-HWTP 中表現出顯著下降 。與 BCO-HWTP 和 ODE-PAC-HWTP 相比 ,PAC-HWTP 中 ARG 的減少量更大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所有三個汙水處理廠的廢水中 ,隻有多重耐藥基因 emrB 的相對豐度顯著下降 。

為了提供更詳細的評估 ,進行了 qPCR 分析來測量臨床關鍵抗生素抗性基因 OXA 豐度的絕對減少量 。在 BCO-HWTP 、ODE- 上 ,減少量被量化為 0.17 log 、0.59 log 和 1.68 log 。分別為 PAC-HWTP 和 PAC-HWTP 。該結果表明不同 HWTP 中 blaOXA-58的減少 ,其中在 PAC-HWTP 中觀察到的絕對減少量最大 。

圖2-(A) 複合熱圖的上半部分為桑基圖 ,展示了三個 HWTP 進水和出水處 ARG 總相對豐度 、MRG 總相對豐度和 MGE 總相對豐度的變化和統計差異 。下半部分展示了了三個 HWTP 進水點和出水點特定 ARG 類型 、MRG 類型和 MGE 類型的相對豐度 。(B) 使用 Wilcoxon 秩和檢驗確定每個 HWTP 進水和出水中表現出統計變化的 ARG 亞型 、MRG 亞型和 MGE 亞型 。

2)MRGs的多樣性和去除效率

在三個 HWTP 的進水和出水中鑒定出了來自 17 個 MRG 類型的 194 個 MRG 亞型 。在三個 HWTP 的汙水中 ,總 MRG 相對豐度始終低於進水 ;然而 ,統計分析表明僅 BCO-HWTP 和 PAC-HWTP 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圖2A) 。BCO-HWTP 、ODE-PAC-HWTP和PACHWTP中MRG相對豐度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別為42.08% 、19.92%和57.54% 。BCO-HWTP和PAC-HWTP出水中MRG的總相對豐度低於ODE-PAC-HWTP 。主要的 MRG 類型包括多金屬 、汞 (Hg) 、銅 (Cu) 、砷 (As) 、鋅 (Zn) 、銀 (Ag) 和鎳 (Ni) 。與 BCO-HWTP 和 ODE-PAC-HWTP 相比 ,PAC-HWTP 中多種 MRG 類型的相對豐度在出水中低於進水中(圖2A) 。在三個 HWTP 的廢水中 ,觀察到 19 種 MRG 的相對豐度顯著降低 。具體來說 ,BCO-HWTP 中 2 個 MRG 的減少 ,ODE-PAC-HWTP中 1個 MRG 的減少 ,PAC-HWTP 中 18 個 MRG 的顯著減少(圖2B) 。這些結果表明 ,與ODEPAC-HWTP 相比 ,BCO-HWTP 和 PAC-HWTP 能更有效地去除 MRG 。

3)MGE的多樣性和去除效率

在三個 HWTP 的進水和出水中總共確定了 164 個 MGE 亞型 ,屬於 30 種不同的 MGE 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 ,在所有三個 HWTP 的汙水中 ,MGE 的相對豐度始終低於進水 。然而 ,統計分析顯示僅 PAC-HWTP 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圖2A) 。BCO-HWTP 、ODE-PAC-HWTP 和 PAC-HWTP 中 MGE 相對豐度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別為 29.88% 、44.40% 和 80.61% 。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些發現 ,通過 qPCR 實驗進行研究 ,重點關注 tnpA 基因的絕對豐度 。qPCR 結果證實了 PAC-HWTP 在去除 MGE 方麵的優越性能 ,與 BCO-HWTP 的 0.35 log 和 ODE-PAC-HWTP 的 0.51 log 相比 ,PAC-HWTP 減少了 0.90 log。

4)MRGs基因共定位的ARGs變異

研究了HWW中ARGs和MRGs的豐度之間的關聯 ,以確定ARGs共同選擇的相對影響 。Mantel測試和Procrstes分析表明 ,ARG和MRG之間的成分相似性在統計上具有顯著的一致性(圖3a) 。在PAC-HWTP和BCO-HWTP出水中 ,與MRGs基因共處的ARGs的相對豐度低於進水中的ArGs 。然而 ,統計分析表明 ,隻有來自PAC-HWTP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 。相反 ,在ODE-PAC-HWTP的出水中 ,與MRGs基因共存的ArGs的相對豐度呈現出增加的趨勢(圖3B) 。共有9種類型的ARG與65個MRG亞型遺傳共存 。共確定了92個不同的ARG-MRG(一對一)遺傳共定位關係(圖3C) 。在這些關係中 ,48個同時在進水和出水中檢測到 ,30個專門在進水中發現 ,14個專門在出水中發現 。與MRG共存的最常見的ARG型是多藥耐藥 。HWTP出水中氨基糖苷類 、β-內酰胺類 、卡蘇黴素 、MLS 、多藥 、多粘菌素和四環素基因的相對豐度始終低於進水 。然而 ,其他多肽抗生素基因的相對豐度在HWTP的進水和出水中仍然是相當的 。隻有杆菌素抗性基因在HWTP出水中的相對豐度高於進水 。此外 ,汞(Hg)抗性基因與四環素抗性基因表現出排他性的遺傳共定位 ,反過來 ,四環素抗性基因也與汞(Hg)抗性基因表現出排他性的遺傳共定位 。

圖3-(A)Procrstes分析和Mantel檢驗 。(B)三個熱泵的進水和出水中與MRG共存的ARG的相對豐度的差異 。(C)顯示MRG和ARG類型同時出現的網絡圖 。

3.病原體多樣性評估了三種不同的HWTP對病原體的去除效率 。

利用宏基因組分析 ,尊龍凱時觀察到病原菌的相對豐度降低 ,BCO-HWTP的平均效率為54.58% ,ODE-PACHWTP的平均效率為15.61% ,PAC-HWTP的平均效率為72.17% 。在三個汙水處理廠中 ,出水的病原菌相對豐度均低於進水 。統計分析表明,隻有來自BCOHWTP和PAC-HWTP的數據有顯著差異(圖4A) 。PAC-HWTP出水中病原體總相對豐度低於BCO-HWTP和ODE-PAC-HWTP 。這表明BCO-HWTP和PAC-HWTP比ODE-PAC-HWTP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 。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些發現 ,采用定量去qPCR應來評估16個S rRNA基因的絕對豐度的去除情況 。觀察到的平均對數減少在BCO-HWTP為0.07 ,在ODEPAC-HWTP為0.39 ,在PAC-HWTP為0.87 。此外 ,大腸杆菌生物標記物基因(UidA)的去除效率與這些趨勢一致 ,分別減少了0.15log 、0.42log和0.91log 。

在三個熱泵的進水和流出水中總共鑒定出30種病原體(圖4B) 。在病原菌總體相對豐度呈下降趨勢的同時 ,病原微生物個體的相對豐度變化存在差異 。在三個熱泵的流出點 ,某些微生物的相對豐度呈現出不同的趨勢 。BCO-HWTP出水中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對豐度低於進水 ,而ODE-PAC-HWTP和PACHWTP出水中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對豐度變化相對較小 。

圖4-(A)三個汙水處理廠進水和出水中病原體相對豐度的差異 。(B)氣泡圖顯示了進水口和出水口的30種病原體的相對豐富程度 。(C)利用相對豐度矩陣評估屬一級的微生物群落與亞型一級的ARG之間的相關性的Procrstes分析和Mantel檢驗 。(D)=病原體 、ARG和三個熱泵的進水點和流出點之間對應關係的網絡圖 。

4.ARGs的病原宿主

進一步研究了ARGs的流行與HWW內屬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之間的聯係 。Mantel test和Procrstes分析表明 ,ARGs和微生物群落之間的組成相似性在統計上具有顯著的一致性(p<0.05 ,參見圖4C) 。圖5D中的網絡圖描述了病原體 、流入水 、來自三個HWTP的流出物和ARG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3個汙水處理廠的出水點和進水點 ,共鑒定出7種攜帶ARG的致病菌 。多藥耐藥基因是這些病原體最常攜帶的基因 。這些HWTP的進水含有7種不同類型的病原體 ,並含有14個ARG 。相比之下 ,出水隻顯示了三種病原體和六種ARG 。值得注意的是 ,肺炎克雷伯菌存在於所有采樣地點 ,顯示出最高多樣性的抗藥性基因 。

研究總結

該研究通過整合宏基因組測序 、qPCR驗證 、水理化指標檢測 ,評估了PAC混凝-次氯酸鈉消毒工藝對常規汙染物和遺傳汙染物的去除效果 。結表表明處理效果好於生物接觸氧化-次氯酸鈉消毒工藝 ,但在設備老化的情況下 ,PAC混凝-次氯酸鈉處理後的BOD5和COD的去除效率超過了汙水處理廠出水的國家標準 ,遺傳汙染物的去除效率也有所下降 ,凸顯了老化設備升級的迫切性 。

 

參考文獻 :

Kang Y, Wang J, Li Z. Enhancing pollutants removal in hospital wastewate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C coagulation vs. bio-contact oxidation, highlighting the impact of outdated treatment plants. J Hazard Mater.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7, 2024. doi:10.1016/j.jhazmat.2024.134340

]]>
項目文章 | 首個水柏枝屬染色體水平基因組在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布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2997 Fri, 24 May 2024 03:00:09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2997 近日 ,由西南大學 、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團隊合作完成的項目成果《 Chromosome-scale genome assembly clarifies the mechanism of flooding tolerance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Myricaria laxiflora》在《科學引文索引》(SCI)一區TOP期刊上“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發表 。該研究報道了首個水柏枝屬染色體水平基因組 ,並從形態學 、生理學 、比較基因組等多個角度揭示了疏花水柏枝在淹沒的環境適應性和遺傳機製 ,為檉柳科物種種質資源的保護和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指導 。

文章標題 :Chromosome-scale genome assembly clarifies the mechanism of flooding tolerance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Myricaria laxiflora

期刊名稱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

合作單位 :西南大學 、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研究物種 :疏花水柏枝

研究方法 :基因組學

百邁客生物為該研究提供了基因組測序和部分分析工作 。

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 ,檉柳科 ,是長江流域天然存在的寶貴植物資源 ,對淹沒的棲息地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每年可以忍受大約五個月的淹沒 。洪水對植物的生長 、發育和產量產生負麵影響 ,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 。全球氣候變化使洪水更加常見和嚴重 。研究疏花水柏枝對極端洪澇環境的適應機製 ,尋找關鍵功能基因 ,為種質改良提供理論和遺傳依據 。

本研究借助三代PacBio HiFi和Hi-C等技術 ,構建了高質量染色體水平的疏花水柏枝基因組 ,最終組裝大小為1.34Gb ,contig N50=11.69Mb 。二代 、三代回比比對率分別為94.14%和99.75%,CEGMA和BUSCO評估分別為93.67%和96.47% ,表明組裝的基因組完整性比較高 。結合轉錄組預測 、同源預測和從頭預測的方式共得到23,719個蛋白質編碼基因 。

圖1-疏花水柏枝表型和基因組特征

比較基因組研究發現疏花水柏枝與苦蕎(F. tataricum)的親緣關係最為密切 ,大約在65-81百萬年前(Mya)發生分化 ;在19.74 ~ 24.60 Mya之間發生了一次全基因組複製(WGD) , 4dTV分析證實了這一點 。在0.15 Mya左右存在一個長末端重複(LTR)插入 。這些基因組變化可能與疏花水柏枝在進化過程中所經曆的環境劇變(如青藏高原隆升)有關 。基因家族分析顯示疏花水柏枝的特有基因家族與能量代謝和信號轉導密切相關 ;85個基因在疏花水柏枝基因組中經曆了正選擇 ,這些基因在與氨基酸合成和代謝相關的KEGG通路中顯著富集 。

圖2-疏花水柏枝係統進化研究

作者通過比較水淹和對照條件下疏花水柏枝形態 、生理和轉錄組學的變化 ,分析了植物對水淹的適應機製 。總體而言 ,在完全淹沒的狀態下 ,疏花水柏枝采用“靜止”的策略 。具體來說 ,在淹水條件下 ,光合作用減弱 ,生長停滯 ,糖酵解被激活 ,抗氧化酶係統增強 。乙烯反應途徑可能是這一過程的調控因子 ,MlERF-VII基因(Mla11G026380)可能是調控這一過程的關鍵基因 。

圖3-疏花水柏枝水淹脅迫響應信號通路

小 結

本研究成功構建了一個染色體水平的疏花水柏枝基因組 ,並對其特征進行了分析 。進一步結合形態學 、生理學和比較轉錄組學分析評估了該物種適應極端洪水環境(完全淹沒)的遺傳機製 。本研究對疏花水柏枝種質資源的保護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

]]>
項目文章IF>50 ! | 百創S係列空轉細胞分割技術助力揭示肢端型黑色素瘤的克隆演化規律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2964 Tue, 21 May 2024 10:23:24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2964 空間組學技術正在廣泛應用腫瘤微環境分析 ,高通量高分辨率空間轉錄組技術如何在單細胞分辨率維度剖析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在空間位置上真實互作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張寧 、李航及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中心薛瑞棟團隊合作於2024年5月在Cancer Cell在線發表題為《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的研究論文 ,利用多組學技術解析原位肢端型黑色素瘤到侵襲性腫瘤的克隆演變規律 ,並高精度揭示了APOE+/CD163+巨噬細胞的空間富集狀態和EMT腫瘤細胞的互作 ,發現APOE和CD163可用於預測iAM的預後 ,為肢端型黑色素瘤的早期診斷和臨床診療提供了重要依據 。

文章標題 :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

期刊名稱 :Cancer Cell

影響因子 :50.3

合作單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

研究方法 :全外顯子組 、基於顯微切割的多區域全外顯子測序 、bulk轉錄組 、單細胞轉錄組 、空間轉錄組和CODEX空間蛋白組學

百邁客生物為該研究提供了BMKMANU S1000空間轉錄組細胞分割技術服務 。

研究背景

肢端型黑色素瘤(acral melanoma, AM)是一種起源於手掌 、足底和甲下等部位的惡性皮膚腫瘤 ,也是亞洲人群中最主要的黑色素瘤亞型 ,常發生轉移且預後不佳 。原位AM(AM in situ, AMis)經手術切除後極少複發 ,但侵襲性AM(invasive AM, iAM)的預後不佳 ,且PD-1單抗治療響應率僅約20%-30% ,缺乏有效的治療策略 。因此 ,AMis突破基底膜進入真皮發展為iAM是造成患者預後變差的重要裏程碑事件 。然而 ,目前關於AMis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AMis向iAM的演化過程尚不清楚 ,免疫微環境在這一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也不明確 。AM的早期發現和預防可以顯著提高病人預後和治療 。

材料方法

研究材料 :

287例肢端型黑色素瘤(AM)患者 ,146例原位AM(AMis)和141例侵襲性AM(iAM) ,其中測序隊列(147例 ,其中56例AMis和91例iAM)和驗證隊列(140例 ,驗證所鑒定出的標誌物和臨床相關性) 。

驗證實驗 :流式分選巨噬細胞(AM患者腫瘤組織和配對外周血 ,n=4) ;健康供體外周血單核細胞和 LM-MEL-45腫瘤細胞係C.M.共培養(0 、3 、5 、7 、10、14天 ,n=3) ;流式分選C3患者和非C3患者EMT腫瘤細胞(n=4) ;APOE+/CD163+巨噬細胞和腫瘤細胞共培養體係(n=3) ;LM-MEL-45腫瘤細胞係 :野生型和IGF1R KO ,IGF1抑製劑處理(xentuzumab) ,IGF1R抑製劑處理(linsitinib)

研究方法 :

全外顯子組測序(n=92) 、基於顯微切割的多區域全外顯子測序(n=33) 、bulk轉錄組(n=81) 、單細胞轉錄組(scRNA-seq ,n=24) 、空間轉錄組(BMKMANU S1000 ,n=10)空間蛋白組學(CODEX ,n=12) 。

研究結果

1.研究隊列信息和基因組圖譜

為了探究肢端型黑色素瘤的演化規律及免疫微環境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287例患者的隊列 ,包含146例AMis和141例iAM ,為研究AMis到iAM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研究人員將所有患者分為測序隊列(147例)和驗證隊列(140例) ,測序隊列包括56個AMis患者和91個iAM患者 。

對測序隊列進行了多組學測序 ,包括全外顯子組 、基於顯微切割的多區域全外顯子測序 、bulk轉錄組 、單細胞轉錄組 、空間轉錄組和CODEX空間蛋白組學 ,而驗證隊列用於驗證所鑒定出的標誌物的臨床相關性 。

全外顯子組測序平均覆蓋度為313X ,基因組圖譜顯示本研究隊列的腫瘤突變負荷(TMB)與以前的AM研究相比較 ,高於UM組 ,低於CM組 。本研究數據驗證了之前報道22q11.21擴增與AM預後相關,說明了本研究隊列的高質量 ,能夠對AM侵襲進行深入分析 。

圖1-研究策略和隊列信息

2.AMis和iAM的基因組比較確定了侵襲驅動因素

為了確定AM垂直侵襲的驅動機製 ,研究人員首先描繪了AMis和iAM的基因組圖譜 ,並係統比較了兩者的點突變 、拷貝數變異 、突變負荷 、突變印記 、亞克隆突變及基因組不穩定性 。分析結果表明iAM的亞克隆突變比例和基因組不穩定性顯著升高 。這種高度的基因組不穩定性可能會加速腫瘤的發生並有助於獲得侵襲驅動突變 。

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人員發現驅動突變(NRAS, KRAS, NF1, KIT)在iAM中顯著富集 ,並在體外實驗中驗證了這些驅動突變可以增強肢端型黑色素瘤的侵襲能力 。這些結果表明AM侵襲高度依賴於獲得某些驅動突變 ,而不是簡單地積累更多的突變 。

AMis和iAM的轉錄組學比較顯示在iAM中富集細胞外基質(ECM)組織 、EMT 、KRAS 、巨噬細胞遷移和幹擾素γ (IFNγ) 通路 ,暗示AM侵襲期間TME失調 。總的來說 ,驅動突變 、基因組不穩定性和TME改變共同作用有助於AM侵襲 。另外 ,研究人員還發現附屬器受累也與AMis的驅動突變及侵襲能力密切相關 。

圖2-AMis和iAM的基因組比較

3.早期AM的演化克隆過程

本文利用LCM技術探討患者內部垂直侵襲和區域擴張的進化動態 。首先比較了AMis 、Syn_AMis和Syn_iAM三種不同類型病變的基因組圖譜 ,在5例表現出侵襲驅動基因的患者中發現配對的Syn-AMis和Syn-iAM共有突變 ,但是在純AMis中沒有檢測到 。這個結果表明在垂直侵襲之前就已經獲得了侵襲驅動突變 ,進一步證實了它們在AM侵襲中的驅動作用 ,這些結果也證實之前提到的基因組不穩定性有助於AM侵襲 。進一步探索垂直侵襲起源 ,研究結果表明 ,在垂直侵襲階段 ,AMis在演化早期獲得驅動突變並迅速穿過基底膜 ,以單克隆播散到真皮中 。

為了探究區域擴張的演化模式 ,通過腫瘤細胞分數 (CCF)推測其克隆組成分析發現不同患者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擴張模式 :(1)CE ,克隆擴張 ,即腫瘤細胞保持單一克隆結構進行均質擴張 ;(2)SD ,亞克隆分化 ,即腫瘤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獲得亞克隆,導致腫瘤異質性升高 。

圖3-AM侵襲的進化動力學

4.多組學分析確定AM三種分子亞型

為了進一步了解AM分子亞型 ,本文利用bulk RNA-seq對81名患者進行檢測,確定C1 、C2 、C3三種分子亞型 。C1亞型作為“角蛋白”亞型 ,C2亞型提示“染色質重塑”表型 ,C3亞型表現出“增殖”表型。C3亞型亞克隆突變比例最高 ,且預後最差 。其中C1和C2是均勻混合AMis和iAM ,C3亞型高度富集iAM ,表明iAM是一個獨特的子集 。與非C3 iAM(C1和C2 iAM)相比較 ,C3 iAM表現為PFS縮短和明顯的惡性現象類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3 iAM表現出顯著性更多的亞克隆突變 。同時發現C3亞型表現出較高水平的免疫浸潤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和EMT,而通過這三種AM分子亞型來看腫瘤負荷與TAM評分是相互獨立的 。相比之下 ,TAM評分與基因組不穩定性相關 ,包括wGII和CNH-DNA評分以及亞克隆突變 。此外, TAM評分與EMT評分相關和預後差 。這些結果共同表明TAM的浸潤可能會促進C3的腫瘤EMT和基因組不穩定性並導致預後不良 。

圖4-AM的分子亞型和TME

5.scRNA-seq鑒定APOE+/CD163+巨噬細胞亞群

為了在單細胞水平研究腫瘤和TME細胞異質性 ,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技術對8個AMis 和16個iAM進行檢測 ,一共獲得223023個細胞 ,聚類分為13個細胞群 。並針對巨噬細胞進行亞群分析 ,鑒定5種亞群 ,包括Mph_APOE_CD163 ,Mph_APOE, Mph_CD163 , Mph_ISG15 ,和Mph_TIMP1 。分析顯示Mph_APOE_CD163 、Mph_CD163和Mph_APOE 均為免疫抑製TAM ,因此統稱為 APOE+/CD163+ TAM 。研究發現這類巨噬細胞在C3亞型中顯著富集 ,且浸潤程度與腫瘤EMT分數正相關 。配體-受體分析表明 ,巨噬細胞表現出最豐富的細胞間相互作用 。

圖5-單細胞分辨率AM腫瘤微環境動態

6.空間轉錄組學分析證實了APOE+/CD163+ TAM與EMT腫瘤細胞之間的直接接觸和密切相互作用

為了探索APOE+/CD163+ TAM與EMT高水平的腫瘤細胞相關作用 ,通過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ST ,BMKMANU S1000)檢測10個AM樣品。結果可清晰觀察到腫瘤組織多層結構,包括表皮層 :基層 、棘層和顆粒層 、以及分泌汗腺的皮下結構和血管 。在C3 iAM患者中 ,腫瘤區域富集大量的EMT高水平的腫瘤細胞 ,同時也高度浸潤了APOE+/CD163+ TAM ,而在非C3患者中無法發現這種共存 。正如預期的那樣 ,C3患者表現出EMT腫瘤細胞比例明顯較高,並且APOE+/CD163+ TAM水平增高 。C3患者中,在空間位置上APOE+/CD163+ TAM更接近EMT腫瘤細胞 。CellChat分析顯示APOE+/CD163+ TAM作為信號發送者(配體)和接收著(受體)均表現出高活性 ,證實了其具有細胞與細胞強互作 。與其他免疫細胞相比 ,APOE+/CD163+ TAM表現出最高水平的胰島素生長因子(IGF)信號網絡的發送細胞和接收細胞 ,這些結果揭示APOE+/CD163+ TAM和EMT腫瘤細胞在空間上的直接接觸和密切相互作用 。

圖6-APOE+/CD163+巨噬細胞與EMT腫瘤細胞的空間互作關係

文中如何在空間上實現單細胞分辨率EMT腫瘤細胞和非EMT腫瘤細胞的詳細注釋呢 ?

研究者利用高分辨空間轉錄組技術結合細胞分割方法定位到腫瘤EMT狀態的細胞被定義為EMT腫瘤細胞 ,而非EMT腫瘤細胞被映射到其他腫瘤狀態 。

圖7-空間轉錄組細胞分割和空間蛋白組鑒定APOE+/CD163+ TAM與EMT腫瘤細胞共定位 A 細胞分割 :紅色 :APOE+/CD163+巨噬細胞  ;藍色 :EMT腫瘤細胞 ;灰色 :其他腫瘤細胞 B 細胞分割 :紅色 :APOE+/CD163+巨噬細胞 ;橙色 :EMT腫瘤細胞 ;藍色 :其他腫瘤細胞 ;灰色 :其他細胞 。

7.多重空間蛋白質組學驗證了APOE+/CD163+ TAM與EMT腫瘤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

進一步驗證APOE+/CD163+ TAM和EMT腫瘤細胞在蛋白水平上的空間分布和相互作用 ,文中對12個AM樣本進行了空間蛋白組檢測(22 plex CODEX) 。其中C3患者以EMT腫瘤區域為主 ,非C3患者以非EMT腫瘤區域為主 ,結果表明APOE+/CD163+ TAM與EMT腫瘤細胞呈正相關 。在C3患者中 ,IGF1和IGF1R的表達水平均顯著升高 。APOE+/CD163+ TAM高度富集在EMThigh區域 。同時IGF1和IGF1R在EMThigh區域也顯著升高 。這些結果在單細胞水平和空間水平均支持APOE+/CD163TAM可能通過IGF1-IGF1R相互作用促進腫瘤細胞的EMT 。

圖8-空間蛋白組證實圖APOE+/CD163+巨噬細胞與EMT腫瘤細胞的空間互作

8.實驗驗證APOE+/CD163+ TAM通過IGF1-IGF1R相互作用促進腫瘤細胞的EMT

流式分選患者腫瘤組織和配對外周血APOE+/CD163+ TAM ,蛋白水平可以檢測到APOE+/CD163+ TAM的表達 ,同時AM細胞可以誘導APOE+/CD163+ TAM表型 。離體分析證實C3患者的EMT腫瘤細胞的比例明顯高於非C3患者 ,ELISA分析顯示 ,與APOE+/CD163+ TAM共培養後 ,IGF1蛋白的分泌持續升高 ,而IGF1抑製劑 、IGF1R抑製劑及敲除腫瘤的IGF1R均可以抑製這一過程 ,這些結果表明APOE+/CD163+ TAM可以通過IGF1-IGF1R相互作用促進腫瘤細胞的EMT 。研究人員還在兩個獨立隊列中驗證了APOE和CD163染色可用於預測AM的預後 。

圖9-實驗驗證APOE+/CD163+巨噬細胞與腫瘤細胞的互作關係及預後潛能

研究總結

綜上所述 ,本研究基於多組學測序 ,係統揭示了早期肢端型黑色素瘤的克隆演化規律 ,建立了肢端型黑色素瘤的分子分型 ,解析了腫瘤細胞-免疫細胞的空間互作關係 ,鑒定出新的早期診斷標誌物(驅動突變和附屬器受累)及晚期預後標誌物(APOE和CD163) ,為肢端型黑色素瘤的早期診斷和精準診療提供了重要信息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張寧教授 、李航教授和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的薛瑞棟研究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兼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劉恒康博士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高嘉雯博士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腫瘤轉化研究中心馮梅博士後為共同第一作者 。

參考文獻 :

Liu et al., 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 Cancer Cell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4.04.012

百創S3000 3.5μm 極致提升空間檢測深度和精度

基於空間組學快速發展 ,百邁客自主創新單細胞分辨率空間轉錄組技術(S1000、S2000 、S3000) ,開創原片無錯高清H&E+原片無錯熒光+原片測序 ,“三片合一”實現精準的細胞分割 ,將空間轉錄組推進到真實單細胞分辨率的領域 。

經過不斷打磨 ,百創智造於2024年3月27日在山東青島正式發布了百創S3000空間轉錄組芯片 ,性能全麵升級 ,極致提升空間組學檢測的深度和精度 。

百創S3000在6.8mm*6.8mm 的捕獲區域內鋪設了4,144,770個捕獲位點 ,相鄰兩個捕獲位點的中心距為3.5μm。

相較於現在廣受市場認可與好評的百創S1000轉錄組芯片 ,捕獲位點數提升近2倍 ,分辨率同樣提升近2倍 。

在相同的測序飽和度下 ,單細胞級別分辨率下中位UMI提升了30%~70% ,中位基因數提升30%-60% 。

]]>
IF=50.3 | 喜訊 !百創S係列空間細胞分割技術助力北京大學李航/張寧/薛瑞棟團隊高精度剖析肢端型黑色素瘤的克隆演化規律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2924 Fri, 17 May 2024 04:08:45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2924 隨著空間組學技術快速發展 ,廣泛應用於腫瘤微環境動態分析 。最新單細胞分辨率空間轉錄組技術揭示肢端型黑色素瘤腫瘤細胞-免疫細胞在空間上的分子互作 ,基於細胞分割技術真實還原細胞在空間上生態位功能異質性的精細分析 ,為肢端型黑色素瘤的早期診斷和臨床診療提供了新視角 。

文章標題: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

期刊名稱 :Cancer Cell

影響因子 :50.3

合作單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中心

研究方法:全外顯子組、基於顯微切割的多區域全外顯子測序 、bulk轉錄組 、單細胞轉錄組 、空間轉錄組和CODEX空間蛋白組學

百邁客生物為該研究提供了BMKMANU S1000空間轉錄組細胞分割技術 。

2024年5月16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張寧 、李航及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中心薛瑞棟團隊合作在《Cancer Cell》在線發表題為《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的研究論文 ,對肢端型黑色素瘤進行了多組學分析,解析了從AMis進展到iAM的克隆演化規律 ,建立了AM的分子分型 ,揭示了APOE+/CD163+巨噬細胞的空間富集狀態 ,進一步通過實驗證實該巨噬細胞亞群可通過IGF1-IGF1R互作促進腫瘤發生上皮-間質轉化,最終鑒定出附屬器受累和驅動突變可預測AMis的侵襲潛能 ,而APOE和CD163則可用於預測iAM的預後 ,為肢端型黑色素瘤的早期診斷和臨床診療提供了重要依據 。

為了探究肢端型黑色素瘤的演化規律及免疫微環境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287例患者的隊列 ,包含146例AMis和141例iAM ,為研究AMis到iAM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研究人員將所有患者分為測序隊列(147例)和驗證隊列(140例) ,對測序隊列進行了多組學測序 ,包括全外顯子組 、基於顯微切割的多區域全外顯子測序 、bulk轉錄組 、單細胞轉錄組 、空間轉錄組和CODEX空間蛋白組學 ,而驗證隊列則用於驗證所鑒定出的標誌物的臨床相關性 。

研究人員首先描繪了AMis和iAM的基因組圖譜 ,並係統比較了兩者的點突變 、拷貝數變異 、突變負荷 、突變印記 、亞克隆突變及基因組不穩定性 。分析結果表明iAM的亞克隆突變比例和基因組不穩定性顯著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人員發現驅動突變(NRAS, KRAS, NF1, KIT)在iAM中顯著富集 ,並在體外實驗中驗證了這些驅動突變可以增強肢端型黑色素瘤的侵襲能力 。另外 ,研究人員還發現附屬器受累也與AMis的驅動突變及侵襲能力密切相關 。

早期AM的演化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 :(1)垂直侵襲,即AMis穿破基底膜進入真皮成為iAM ;(2)局部擴張 ,即iAM在真皮中的局部增殖 。為了進一步探索患者內部的這一腫瘤演化過程 ,研究人員通過顯微切割捕獲了同一患者的多個區域並構建了腫瘤克隆演化樹 。研究結果表明 ,在垂直侵襲階段 ,AMis在演化早期獲得驅動突變並迅速穿過基底膜 ,以單克隆播散到真皮中 。在局部擴張階段 ,不同患者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擴張模式 :(1)克隆擴張 ,即腫瘤細胞保持單一克隆結構進行均質擴張 ;(2)亞克隆分化 ,即腫瘤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獲得亞克隆 ,導致腫瘤異質性升高 。

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轉錄組測序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空間蛋白組學技術探索了免疫微環境在上述過程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將所有樣本分為三個亞型並鑒定出一個預後最差的iAM亞型(C3) 。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分子分型是與腫瘤分期(T分期 、AJCC分期)相互獨立的預後因素 ,說明該分子分型反映了腫瘤的內在惡性特征 ,進一步為AM的早期診斷和精準診療提供了依據 。與非C3腫瘤相比,C3腫瘤主要經亞克隆分化而來 ,高表達EMT特征 ,且其免疫微環境中顯著富集APOE+/CD163+巨噬細胞 。空間轉錄組和空間蛋白組學進一步驗證了C3患者中EMT腫瘤細胞與APOE+/CD163+巨噬細胞呈現明顯的共定位和共富集 。

為探究EMT腫瘤細胞與APOE+/CD163+巨噬細胞之間的互作機製 ,研究人員首先利用多組學測序數據分析了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並進一步在ex vivoin vitro水平進行了實驗驗證 。一方麵 ,AM腫瘤細胞可以將單核細胞誘導為APOE+/CD163+巨噬細胞 ,這一表型由轉錄組測序 、流式分析和多色免疫熒光共同確認 。另一方麵 ,APOE+/CD163+巨噬細胞可以通過分泌IGF1作用於腫瘤細胞表麵的IGF1R ,誘導腫瘤細胞發生EMT ,而IGF1抑製劑 、IGF1R抑製劑及敲除腫瘤的IGF1R均可以抑製這一過程 。這些結果為開發新的AM治療策略提供了思路 。最後 ,研究人員在兩個獨立隊列中驗證了APOE和CD163染色可用於預測AM的預後 。

綜上,本研究基於多組學測序 ,係統揭示了早期肢端型黑色素瘤的克隆演化規律 ,建立了肢端型黑色素瘤的分子分型 ,解析了腫瘤細胞-免疫細胞的空間互作關係 ,鑒定出新的早期診斷標誌物(驅動突變和附屬器受累)及晚期預後標誌物(APOE和CD163) ,為肢端型黑色素瘤的早期診斷和精準診療提供了重要信息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張寧教授 、李航教授和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的薛瑞棟研究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兼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劉恒康博士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高嘉雯博士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腫瘤轉化研究中心馮梅博士後為共同第一作者 。

編者按

空間組學發展正在逐步揭秘生命在空間維度特異性發展 ,文中利用BMKMANU S1000空間轉錄組細胞分割技術高精度剖析肢端型黑色素瘤微環境細胞在空間上的動態演變 ,特別是腫瘤微環境的多態性變化 ,借助超高分辨率空間組學技術分析細胞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加速發現細胞在空間上亞型定義和確定細胞譜係關係以及識別整個微環境複雜的調控機理 。

參考文獻 :

Liu et al., 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 Cancer Cell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4.04.012

本文來源於BioArt ,侵刪

]]>
Sci Total Environ丨鹽水入侵通過細菌介導的N-循環影響底棲魚種中NO2-的積累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2863 Wed, 15 May 2024 10:05:30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2863

英文名稱 :Saltwater intrusion affecting NO2− accumulation in demersal fishery species by bacterially mediated N-cycling

中文名稱 :鹽水入侵通過細菌介導的N-循環影響底棲魚種中NO2-的積累

雜誌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影響因子 :10.753

合作單位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研究背景

鹽水入侵(SWI)對淡水/河口河流生態係統有顯著影響 ,初步影響是幹擾營養物的生物地球化學轉化 。例如 ,海水驅動的水文效應會降低亞熱帶沿海生態係統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的活性 ,並降低二氧化碳淨吸收的能力 。此外 ,海水入侵增加可以減少河口潮汐濕地的氧化亞氮(N2O)排放 ,並對亞熱帶海洋水生生態係統產生負反饋 。因此 ,SWI無疑改變了海豚和沿海棲息地的營養狀態和必需營養素的可用性 。由於上述營養物質(如C 、N)在SWI作用下發生改變 ,河口生態係統中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功能也會發生改變 ,因此 ,SWI對營養物質生物地球化學轉化的影響可能與微生物群落沿鹽度梯度的變化有關 。

研究方法

微生物三代全長 ,宏基因組學測序 ,理化指標檢測

研究結果

在SWI條件下 ,環境參數的差異

  • 從M1到M5的采樣點鹽度升高 ,每對采樣點之間有顯著差異(P < 0.05) ;
  • 與鹽度相似 ,隨著采樣點從M1到M5 ,水中電導率 、TDS和NH4+濃度升高 ,而TN 、NO3− 、NO2−和TP濃度降低 ;
  • M1到M5相同樣點沉積物中水分 、電導率和NH4+濃度上調 ,NO3−和NO2−濃度下調 ,M1與M5間差異顯著(P < 0.05) ,同時 ,M5處沉積物TOC濃度也略高於M1處(P < 0.05)

基於16S測序的SWI條件下細菌群落組成的差異

  • NMDS分析顯示 ,沉積物中細菌群落的分類和功能組成比水中更加離散 ,特別是沉積物中的分類組成在M1和M5之間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
  • 水中的優勢細菌類群是Gammaproteobacteria 、Alpha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ia ,而沉積物中的優勢細菌類群是Campylobacteria ,γ變形菌和德爾塔變形菌 ;
  • 主要微生物類群彎曲菌和Gammaproteobacteria在M1和M5間差異顯著(經FDR調整P < 0.05) ,表明沉積物中這兩個類群可能存在差異以應對SWI ;
  • α多樣性表明 ,水中隻有Chao1指數在M1和M5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 < 0.05) 。而沉積物中檢測到的所有α多樣性指數(Shannon,Chao1, Simpson)在M1和M5之間差異顯著(P <0.05) 。這表明SWI對腸道細菌群落的影響大於對水的影響

基於宏基因組測序的SWI條件下沉積細菌群落的差異

  • 由於SWI對沉積細菌群落有主要影響 ,對M1(低鹽度)和M5(高鹽度)進行了宏基因組測序 。通過NMDS分析 ,沉積物細菌群落的病灶組成清晰分離 ;
  • 除低豐度細菌類群和未分類類群外 ,OTUs在低鹽度下富集的細菌門 ,包括放線菌門 、氯化菌門 、脫硫菌門、厚壁菌門和變形菌門 ,而高鹽度的群落包括彎曲菌和普朗菌 ;
  • 沉積性細菌群落中最豐富的15個細菌OTUs來自10個類別 ,其中彎曲杆菌和伽馬變形菌門是最重要的類群 ,各有3種 。與此同時 ,有11個物種在高鹽度中富集 ,包括硫脲 、硫單胞菌 、彎曲杆菌 、硫堿杆菌 、熱厭氧菌等 ;

SWI條件下環境參數與沉積細菌群落的相關性

  • db-RDA與Anova檢驗顯示 ,鹽度控製了水中細菌群落的分類和功能組成的變化 ,而沉積物中群落組成的差異與pH 、電導率 、NO3− 、NO2−和NH4+密切相關 ,表明細菌群落對SWI條件下沉積氮形態有顯著影響(P < 0.05) ;
  • 使用Mantel檢驗計算群落組成和環境參數的Bray-Curtis差異 ,發現沉積細菌群落的電導率和NH4+與分類組成顯著相關(Mantel’s r = 0.962和974 ,P < 0.05) 。同時 ,電導率和NH4+也與沉積細菌群落的功能組成密切相關(Mantel’s r = 0.962和0.985 ,P <0.05) 。因此 ,SWI條件下沉積物細菌群落的組成受電導率和NH4+的驅動;
  • SEM表明 ,細菌豐度直接影響NO2− 、NO3−和NH4+的濃度 ,並通過改變細菌α多樣性間接影響NO2−和NH4+的濃度 ;
  • 鹽度 、電導率和細菌豐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沉積物中不同的氮形態有順序的參與 ;
  •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 ,優勢細菌分類群Sulfurovum sp.和sulphimonas sp.與氮形態(NO2− 、NO3−和NH4+)和酶活性(NR和NiR)顯著相關(P < 0.05) ;
  • 結果表明SWI可以通過鹽度改變電導率來影響細菌的豐度和多樣性 ,從而影響沉積物中的氮循環

SWI條件下細菌功能基因與循環的相關性

  • 功能基因通過KEGG途徑富集的結果表明 ,氮代謝相關功能基因在高鹽環境下的表達水平高於低鹽環境 ,而碳和氨基酸代謝相關功能基因在低鹽環境下的表達水平高於高鹽環境。這表明SWI通過建立鹽度梯度刺激氮循環 ;
  • 氮循環途徑方式與KEGG中“甲烷代謝” 、“乙醛酸鹽和二羧酸鹽代謝” 、“雙組分係統”等類別密切相關 ,表明氮循環與上述三種途徑可能是共同響應SWI的途徑 ;
  • 通過MetaBAT2分形分析獲得10個高質量基因組(完整度>90% ,汙染度<5%) ,這些基因與氮循環相關 。例如 ,Sulfurovum sp.同時參與了ANRA(基因nasA)和DNRA(基因ark) ,脫硫菌科自養菌參與ANRA (NR基因)和固氮(nifB基因) ,脫硫菌科細菌參與反硝化(基因norA和nosD)和固氮(基因nifU和nifH) ;
  • 由於參與反硝化過程的細菌種類更多 ,NiR的酶活性變化(14.5倍)高於NR(2.6倍) ,表明SWI強烈影響了沉積物中NO2 -的變化 。這些結果表明 ,SWI促進了氮循環的反硝化過程 ,減少了沉積物中NOx-N的滯留 ,特別是NO2−的滯留

]]>
BMC Medicine | 微生物多樣性助力揭秘孕前陰道微生物群與女性生殖力的關係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2815 Mon, 13 May 2024 07:36:16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2815 文章標題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re-pregnancey vaginal microbiome and time-to-pregnancy:a Chinese pregnan-cy-planning cohort study

期刊名稱 :BMC Medicine百邁客生物為其提供微生物多樣性測序及部分數據分析服務 。

01 研究背景

不孕症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最近的研究發現 ,不同種族和民族的健康個體之間的陰道微生物組結構存在顯著差異 。因此 ,研究中國人群中女性生育能力與陰道微生物組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

02 研究策略

圖1-研究設計與參與者

03研究結果

1.陰道微生物群與生育能力

對陰道拭子進行微生物多樣性測序分析 。結果表明 ,在屬水平上 ,豐度最高的最常見細菌是Lactobacilli 、Gardnerella(8.57%) 、Streptococcus (1.79%)和Atopobium(1.54%) 。PCoA顯示這兩組的陰道微生物群落結構略有不同 ;Lefse分析表明 ,妊娠組乳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豐度高於非妊娠組。非妊娠組中放線菌門和加德納菌屬的豐度高於妊娠組 。在屬水平上 ,潛在生物標誌物包括 Gardnerella、Lactobacil-lus和Fannyhessea,(圖2D) 。妊娠組加德納菌的相對豐度顯著低於未妊娠組 。

圖2-不同妊娠結局的陰道微生物組差異

2.第二階段的關聯驗證

總共有332名女性被納入Ⅱ期分析 。相關分析表明 ,L.crispatus與L.gasseri呈正相關 ,與L.iners呈負相關 。L.iners與L.gasseri呈負相關 。G.vaginalis與F.vaginae呈正相關 。女性生育能力隨L.gasseri的絕對負荷的增加而增加 ,但隨F.vaginae的增加而降低 。

圖3-妊娠組和非妊娠組屬的相對豐度散點圖

3.陰道微生物組類型與生育能力

根據五種細菌的絕對負荷量 ,發現陰道微生物群聚為五種類型(A-E) 。圖4A顯示A型(24.7%,82/332)以三種高豐度乳杆菌和低豐度的G.vaginalis和F.vaginae為特征 。B型(13.0%,43/332)表現為G.vaginalis高豐度 ,三種乳杆菌豐度低 。C型(20.2%,67/332)以高豐度F.vaginae為主和適度豐富的三種乳杆菌 。D型(22.3%,74/332)的特征是Liners豐度較高 ,其餘4種豐度較低 。E型(19.9%,66/332)表現為L. crispatus和L.gasseri豐度較高 ,其他三種豐度較低 。圖4B顯示 ,具有不同類型陰道微生物群的婦女具有不同的生育能力 。A型陰道微生物組的累積妊娠率最高 ,而D型陰道微生物組的累積妊娠率最低 。B型 、C型和E型的累積妊娠率相似。

在調整了潛在的混雜因素後 ,與陰道微生物群A型的女性相比 ,D型微生物組的生育能力降低了55% 。無論TTP是按月還是按月經周期決定 ,這種相關性都很強 。與A型相比 ,具有B 、C和E型陰道微生物組的婦女的生育能力傾向較低 。

圖4-陰道微生物組的類型和生育能力

表2-不同陰道微生物組類型的生育率

04研究總結

該研究證實了孕前陰道微生物群與女性生殖力之間的關係 。陰道微生物群具有較高豐度的L.iners和較低的L.erispatus,L.gasseri與較低的生育能力有關 。進一步的研究現在需要證實 ,操縱陰道微環境是否可以提高人類的生育能力 。

]]>
GPB | 單細胞多組學技術植物領域研究再添新作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2808 Sat, 11 May 2024 06:08:04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2808

2024年4月 ,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李博生團隊和葉文秀團隊在《Genomics, Proteomics, and Bioinformatics》(IF=9.5)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 ,題為《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advancing plant research with single-cell omics》 。

Abstract

植物擁有多樣化的細胞類型和複雜的調控機製 ,以適應自然界不斷變化的環境 。為了研究細胞類型及其發育過程 ,已經采用了包括單細胞測序方法在內的各種策略 ,這些方法提供了高維度的數據目錄以解決生物學問題 。近年來 ,轉錄組學 、表觀基因組學 、蛋白質組學 、代謝組學和空間轉錄組學等單細胞測序技術已經在植物科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以揭示單細胞層麵的複雜生物關係 。然而 ,由於植物細胞結構的特性所帶來的挑戰 ,單細胞技術在植物領域的應用受到了更多的限製 。本綜述文章概述了單細胞組學技術的最新進展 ,這些技術在植物係統中的意義和未來的研究應用前景 ,以及植物係統中單細胞組學所麵臨的挑戰 。

KEYWORDS

多組學 ;單細胞轉錄組學 ;空間轉錄組學 ;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

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及優勢

該綜述文章詳細介紹了植物單細胞分離技術 ,包括微吸(Micro-pipetting) 、光鑷(Optical tweezers) 、微流控(Microfluidics) 、單細胞微孔板(microwell) 、分裂池(split-pool) 、激光捕獲顯微切割(LCM) 、流式細胞熒光分選技術(FACS) 。特別強調了單細胞微流控分離技術在獲取高通量異質性細胞類群方麵的應用 。此外 ,也對原生質體測序和單細胞核測序在植物中的應用優勢進行了比較 。原生質體測序能夠獲取更多的基因中位數 ,但需要酶解分離 ,對不易酶解的樣本難以獲取原生質體 ,並且酶解過程可能影響細胞基因表達等信息 。相比之下 ,細胞核測序不依賴酶解過程 ,特別適用於不易酶解的植物樣本 ,且能夠實時捕獲基因表達信息 ,但捕獲基因數相對較低 ,且無法獲取細胞質中的轉錄本信息等缺陷 。另外 ,該文還全麵闡述了單細胞轉錄組測序 、單細胞表觀組 、單細胞蛋白質組 、單細胞代謝組和空間轉錄組等技術在植物基因表達 、細胞命運決定和發育進程研究中的應用實例 。

圖1-植物多組學研究流程圖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 、單細胞ATAC測序(可轉座酶可及染色質測序) 、空間轉錄組及空間代謝組在獲得特定類群細胞或組織基因表達及代謝信息的應用 。

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在植物研究中的前景與挑戰

該綜述文章概述了單細胞組學和空間轉錄組學在植物研究中的廣泛應用前景 。其中包含發現新的細胞類型 、尋找植物育種分子標記 ,揭示應激響應基因和其調控網絡 。單細胞技術與多組學技術的融合為植物細胞生物學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麵和深入的視角 。這有望為提高作物產量和解決可持續農業麵臨的關鍵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同時 ,文章指出了植物空間生物學目前麵臨的挑戰 。這些挑戰包括組織切片轉移 、細胞邊界識別以及含水量高的薄壁細胞組織冷凍切片容易破碎等問題 。文章還提出了高壓冷凍技術(HPF)和使用甲醛固定石蠟包埋組織標本(FFPE)等潛在解決方案 。最後 ,文章強調了這些先進技術對於深化尊龍凱時對植物發育 、生長和應激適應機製的理解 ,以及推動植物研究和農業進步的重要作用 。單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將為植物科學領域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突破 。

圖2-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在植物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包含單細胞水平基因表達 、蛋白豐度 、代謝產物水平和植物中的表觀遺傳修飾等 。

在這篇文章中 ,李博生團隊和葉文秀團隊深入探討了單細胞組學技術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 。隨著單細胞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 ,研究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分析複雜多細胞組織中單個細胞或一類細胞的分子和功能異質性 。這一技術的突破為植物研究開辟了新的天地 ,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長 、發育和響應環境變化的機製 。

文中同樣也提到了BNKMANU S1000等空間組學技術在植物研究中的價值 ,能使研究人員能夠深入了解複雜生物係統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轉錄網絡。通過分析細胞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空間組學能夠發現新的細胞亞型 、確定細胞譜係關係以及識別整個組織和器官內的細胞演變過程【2】 。

參考文獻 :

1.Rhaman,M.S.,Ali,M.,Ye,W.and Li,B.,2024.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Advancing Plant Researchwith Single-cell Omics.Genomics,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p.qzae026.

  1. Song X, Guo P, Xia K, Wang M, Liu Y, Chen L, Zhang J, Xu M, Liu N, Yue Z, Xu X, Gu Y, Li G, Liu M, Fang L, Deng XW, Li B.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light-induced chlorenchyma cells involved in promoting shoot regeneration in tomato callu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3;120(38):e2310163120. doi:10.1073/pnas.2310163120.

文章來源於BAP BioArt植物

 

]]>
項目文章 | 基因組學助推菊芋起源演化研究獲最新進展 https://www.shwqkj.com/archives/32780 Sat, 11 May 2024 02:54:29 +0000 https://www.shwqkj.com/?p=32780

合作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

文章標題 :Haplotype-resolved chromosome-level genomeof hexaploid Jerusalem artichoke providesinsights into its origin, evolution, and inulinmetabolism

期刊名稱 :Plant Communications

影響因子 :10.5

研究對象 :菊芋

測序技術 :基因組測序 、Hi-C測序

百邁客生物為該研究提供了基因組測序服務 。

近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在植物科學期刊Plant Communications(中科院一區 ,IF=10.5)上在線發表題為“Haplotype-resolved chromosome-level genome of hexaploid Jerusalem artichok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its origin, evolution, and inulin metabolism”的研究論文 ,構建了六倍體菊芋染色體級別參考基因組 , 解析了菊芋基因組起源和演化過程 ,鑒定了所有菊粉代謝基因拷貝 。

菊芋俗稱洋薑 、鬼子薑 ,是原產北美 、經歐洲傳入我國的“舶來品” 。菊芋塊莖曾作為冬季醃菜在北方百姓餐桌上流行 ,如今主要用於生產膳食纖維和益生元等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劑 ,也可作生物能源植物 、青貯飼料 。菊芋抗旱 、抗寒 、耐鹽堿 、再生能力極強 。菊芋基因組推測為同源異源六倍體(2n=6x=102) ,其基因組龐大且複雜 ,其種間雜交起源演化假說缺乏細節證據 、爭議頗多 。

本研究利用PacBio HiFi測序 、Hi-C染色質構象捕獲測序技術 ,利用自主開發組裝算法EndHiC和其他複雜基因組組裝中積累的經驗和能力 ,參考同屬二倍體向日葵基因組 、經過多輪人工校正組裝 ,最終完成了六倍體菊芋的高質量染色體級別組裝 。參考基因組(去雜合 ,3x=51)大小為10.5 Gb ,含有199,842個蛋白編碼基因 ,基因組大小和基因數目均為向日葵的3倍 。

今天的菊芋基因組經曆了約4500萬年前菊科祖先發生的全基因組三倍化 ,約2900萬年前向日葵超族祖先發生的全基因組加倍 ,以及約2百萬年前菊芋與向日葵分化後發生的全基因組三倍化事件 。同源染色體單拷貝直係同源基因的進化分析表明 ,最近的三倍化是菊芋二倍體與四倍體祖先發生的種間雜交和染色體加倍事件 ,故菊芋基因組包含了A1, A2 、B三個亞基因組 。除基因組多倍化事件外 ,向日葵屬內大規模染色體重排 、轉座子活動 、基因突變和人工馴化選擇等過程共同塑造了現在的六倍體菊芋基因組 。

作為菊粉工業化生產作物 ,菊芋的菊粉代謝基因(合成酶基因1-SST與1-FFT、分解酶基因1-FEHI與1-FEHII)早已被克隆驗證,但每個基因僅克隆了1個拷貝 。本研究基於菊芋全基因組序列,係統鑒定了包括已克隆拷貝在內的所有菊粉代謝基因 ,其中6個1-SST 、6個1-FFT 、3個1-FEHI和9個1-FEHII參與菊粉代謝 ,餘下的拷貝已變為假基因或丟失功能 ,菊芋多倍化事件產生的多個菊粉代謝基因仍處在持續進化或功能分化過程中 。

圖1-六倍體菊芋參考基因組組裝與注釋

圖2-六倍體菊芋物種進化與基因組演化曆史

文章來源於植物代謝研究

]]>